长期服用癫痫药物需小心肝!
来源:济南癫痫病医院
身患癫痫的人,务必警惕抗癫痫药物的肝脏损害!肝经常被比喻为「废物处理场」,它是身体代谢的「废物处理场」。癫痫病患若需长时间服用药物,他们的肝脏较其它器官更易受到损害。
通过本文,你可以了解到:
引起肝损害的抗癫痫药物有哪些?
丙戊酸钠|异氰酸酯
癫痫病人服用丙戊酸钠后,有更高的肝脏损害风险,有研究显示:丙戊酸钠所致肝脏损害的发生率高达44%。为了确保药物的疗效和病人的生命安全,除了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肝功能,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肝功能,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要及时的停止用药,并且要及时的做好保肝的工作。
左乙拉西坦
左乙拉西坦引起的肝脏损害多在服药后2个月以内,且与其它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相似。另外,也要注意可能会引起肝酶升高,孩子在服用的时候要做好肝功能的监测。
安非他明-苯妥英钠
苯妥英所引起的肝损伤,一般在用药1~6周后,可出现发热、红疹、肝肿大等不良反应。
卡马西平(carmacinine)
卡马西平可导致病人肝转氨酶增高[4],其临床特点和苯妥英所致的肝损伤类似,主要症状为发热型右上腹部痛、胆汁淤积,容易被误诊为胆道感染。
既然癫痫病的药对肝脏有伤害,那为什么还要服用呢?
首先,癫痫病是一种慢性病,在诊断出来之后,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长时间的使用抗癫痫病的药物。药物是治疗癫痫的基础,其治疗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副作用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马上控制疾病,却没有任何副作用。大部分病人均能承受,但仍需定期检查肝脏功能。为了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,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。
平时怎样保养肝脏?
调整膳食结构
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
保持适度的锻炼
使人心情愉快